“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举办“课程思政”教学交流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作为人民教师,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动思想引领和业务课程相融合,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认识,提升拓展课程思政方式技能,2020年11月18日,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牵头联合其他党支部召开“课程思政”教学交流研讨会,深入探讨工科专业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学院党委莫华书记、支部成员、青年骨干教师、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工程师与行政管理系列人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等共同参加研讨。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到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金发教授到场指导,并为支部成员开设深刻而生动的“课程思政”的辅导报告。王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他所倡导的“研究性教学理念”、“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名师、名课、名教材、名专业”的“四名”工程建设等创新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具有深远影响。报告前,学院党委书记莫华同志为本次研讨会致辞,阐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对王金发教授现场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莫华书记致辞

  王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理工科教学经验,从“教师的初心与使命”、“教师的思政素养——明道与信道”、“思政素养的提升——学道与懂道”等多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教师“铸魂育人”前提是先铸老师的“魂”,再铸学生的“魂”。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教师,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时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讲到一名教师要传“道”授业,首先自己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只有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高,才可能做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灵魂影响灵魂,用知识影响知识,用思想影响思想;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在平时就要多利用读书看报、关注新闻与文化传媒、紧跟论文与科技前沿,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与知识水平。在“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上,王教授提出要注重分类建库以形成丰富良好的素材库备用,也要注重将思政融入专业课堂的方式和对课堂节奏的把控。报告最后,王金发教授总结道:“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教师有没有“课程思政”的能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师有没有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而“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则在于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身)思政素质的提高,即学生的获得感。

王金发教授讲授报告

  报告后,教师党员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王教授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探讨交流。陈焕君老师讲到:“课程上,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也是课程思政的一种重要表现。”刘飞老师表示:“听完王教授的报告很受启发,如何将“思政元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坚持长期的积累、用心沉淀和积极挖掘身边的思政元素。我坚信只要大家坚定共产党员和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并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中,就一定可以将学生培养为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达到立德树人效果。”张宇老师提出:“‘课程思政’在不同学科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工科课程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提高社会主义大学学科水平的重要推手。学院的‘课程思政’可以首先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使‘课程思政’在学院中所有课程都能够落地扎根、有序推行。”交流过程中,所有支部党员都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课程思政”的体会和方法,大家一致认识到要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需要在强化思想认识、厚植家国情怀、提升思政素养、增强有机融合四个方面努力下功夫。 

王教授与支部党员们交流研讨

  此次研讨交流活动开展助力专业教师们在“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思政方法运用以及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汲取了更加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更加娴熟的方法,“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和工作思路也更加明晰,从而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燃料”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