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举行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交流会暨学生职业规划分享会
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面推进落实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工作机制,选优配齐建强学生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出“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育人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增强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学术引领作用,更好地为同学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支持,2021年12月31日,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特别通过线上形式举办“青年教师辅导员交流会暨职业规划分享会”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具体承办,2021级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王玺钧副教授、2020级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杨楠副教授,团委书记陈子静老师以及来自华为公司的孙利滨博士四位嘉宾参与分享交流,活动由朱建平同学主持,共吸引到160多名师生线上参与。

王玺钧副教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研究生科研道路具体规划。他从选定主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论文写作四个阶段开展详细介绍,并提出许多具体实用的建议。王玺钧副教授指出,在选定主题时要积极地与导师、师兄师姐讨论沟通。大量查找和阅读领域内重要期刊论文,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与已有知识结构相关的主题。王玺钧副教授强调,主题确定后,就要选择要解决的问题,这是科研的核心,同学们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对此前调研的期刊论文作进一步整理和归纳,了解哪些问题还没被解决,哪些问题解决方案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初步决定后,还要与导师讨论该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王玺钧副教授提醒大家,选择问题不要过于笼统庞大,否则只是浅尝辄止,若能针对一个“小点”做深入研究亦是一种成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自身查漏补缺,完善自身不足以支撑相应的科学研究。如果研究过程非常坎坷,此时就需要检查方案是否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王玺钧副教授最后指出,做研究是个螺旋上升的艰辛过程,同学们要坚持不懈并掌握灵活判断的能力。科研论文初心是将自己研究所得分享给其他人,共同促进科学问题的研究解决。他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勇于探索、攻坚克难,为解决学科领域重大科研问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来自华为的孙利滨博士分享了自身升学求职经历,并对同学们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为同学们就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建议。孙利滨博士简要介绍了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研究方向,对于在高校和在公司从事科学研究有什么区别的提问,孙利滨博士解释道,在高校一般是做前沿研究,而公司面对产品交付问题可能并不一定会紧跟学术前沿。他以天线和手机金属边框缩小矛盾为例子,指出在高校一般难以细致地了解目前产品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在公司对于产品问题非常明晰,将着眼于聚焦现实难点推进行业技术的进步。期间,李明麒同学提问科研中该如何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孙利滨博士结合自身经历举了一个生动例子,在学校时导师曾让他仿真一根天线,他花了五分钟完成了,导师便问道:你能否一分钟就完成,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五倍。于是他想方设法,最终找到一分钟完成仿真的优化手段。孙博士提醒同学们道理相通,其实在科研过程中也有许多手段可以提高效率,平常可以多思考、多总结,这对于提高自己产出将有很大帮助。

孙利滨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学生论文竞赛大奖,2020 IEEE TAP杰出审稿人等荣誉,长期担任TAP等SCI期刊的活跃审稿人,博士毕业后,获得华为“天才少年”项目offer,从事移动终端天线研究。
杨楠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提出关于升学就业的指导建议。他指出若计划升学需尽早选定研究方向,开展科研研究;若计划就业工作则可多参与科研竞赛,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杨楠副教授提到,不同的职业规划决定不同的学业规划,同学们可以制定短期和长期两套规划,统筹安排好未来学习工作计划。杨楠副教授还对毕设开展安排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比如,要做好文献调研记录,方便撰写论文综述等部分;有问题及时与导师和师兄师姐沟通,不能闭门造车;尽早着手研究,把时间点往前提,稳住心态,坚持到底。

学院团委书记陈子静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就业管理服务相关工作情况。她从学院层面、年级层面、班级层面,将学院工作体系框架逐层分解介绍,让同学们对于学校和学院就业管理工作安排有了更清晰地掌握。陈老师随后围绕就业管理、就业服务、职业指导三方面具体展开,对就业相关时间线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做了详细的解读分享介绍,并对基层就业政策进行了宣讲提醒。陈老师指出,学院计划依托研究生会等学生社团开展“就业服务月”服务,为同学们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同时,学院近期也开展“心灵驿站”咨询项目,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更有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

本次青年教师辅导员交流会暨职业规划分享会活动,致力于进一步拓展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与同学们之间沟通的平台,更好地助力同学们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同学们投身科研、奉献社会。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希望同学们都能为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