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通信原理实验》本科课程获2021年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认定

近期,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认定834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72门、线下一流课程36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0门。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陈翔副教授负责的《通信原理实验》本科课程获认定为2021年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通信原理实验》是配合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的《通信原理》基础理论课程而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通过动手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对通信系统各基本模块原理和概念的学习效果,加深从系统总体层面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部分模块级联的链路级验证实现系统级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而此次被认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中,课程组还通过引入“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及部分设计性实验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为后续科研和就业奠定基础。

图2 通信原理实验台面

该课程的改革研究与探索,首先立足于“软硬件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包括虚拟仿真、软件开发、硬件验证、系统测试的全链条实验平台),为“先软后硬”的培养模式创造基础平台条件;进而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内容,编写具有“软硬结合”特色的专业实验教材,为学生跨越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提供知识体系的桥梁;在教学形式上,采用课堂内外、虚实结合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对软件的广泛热情”与“对硬件的深入攻坚”的学习兴趣;最后采用现场考核与长效反馈相结合的一体化考核机制,推动课堂实验到线上虚拟仿真的自然延伸扩展,最终实现“软硬件结合一体化”的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教学改革项目从2015年起启动,已成功在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本科2014-2019级相关专业完成实践;先后得到了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专项项目(3项)资助,编写教材1本;覆盖相关实验课程2门,并已全面服务于我校4个相关学院(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每年超过600名本科学生;相关线上实验项目在线使用量已超50000人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项,获知识产权5项,获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4篇。

该课程负责人陈翔副教授为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近年来主持多项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发表多篇教学论文,获得2021年度中山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成果名称:“软硬结合、虚实相长”的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图4 陈翔老师在通信原理实验课堂

课程团队配备多名优秀教师,包括龙云亮教授、郑少勇教授、李元新副教授、蒋鸿雁高级实验师、刘敏实验师、邱继云助理实验师、农姗珊助理实验师,承担了课程体系规划、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升级维护等课程建设任务。

《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已经具备立足广东、辐射全国的基本对外开放服务能力,将继续按照“一年一步”的发展模式在国内高校推广应用;在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项目内容的同时,课程团队还将进一步推进“软件化、虚拟化”思想在5G智能信息时代的社会化普及,不仅在高校的专业教学领域应用该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而且考虑将线上部分开放给更多社会上从事电工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工程和科研人员,进行“无线通信及其信道“的原理性普及教育,真正让更多人理解“信道”、掌握“无线”。